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五、龍樹戒學的立場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
                                               釋厚觀

《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五、龍樹戒學的立場

由上可知,《大智度論》的戒學,是會通了原始佛教以來的五戒、八戒、出家戒等律儀戒,以及初期大乘佛教所推揚的「十善道」。可是,在註解以「般若法門」為主的《大智度論》中,究竟龍樹菩薩對戒律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立場呢?
《大智度論》卷1云:
毘尼中結戒法是世界中實,非第一實法相。[1]
《大智度論》卷84云:
問曰:……毘尼中何以言殺化人不犯殺戒?
答曰:毘尼中皆為世間事,攝眾僧故結戒,不論實相。何以故?
毘尼中有人、有眾生,逐假名而結戒,為護佛法故,不觀後世罪多少。
有後世重罪,戒中便輕,如道人鞭打殺牛羊等,罪重而戒輕。
讚歎女人,戒中重,後世罪輕。
殺化牛羊,則眾人不嫌、不譏、不論,但自得心罪;若殺真、化牛羊,心不異者,得罪等。
然制戒意,為眾人譏嫌故為重。
是故經中說:意業最大,非身口業。如人大行布施不及行慈三昧,行慈三昧眾生無所得,而自得無量福;邪見斷善根人,不惱眾生而入阿鼻地獄。[2]
如《十誦律》卷1所說:「以十利故為諸比丘結戒:攝僧故,極好攝故,僧安樂住故,折伏高心人故,有慚愧者得安樂故,不信者得淨信故,已信者增長信故,遮今世煩惱故,斷後世惡故,梵行久住故[3] 釋尊是為了使僧團清淨、和合安樂,進而內證聖果、外化信眾,希望達到梵行久住、正法久住的理想而為出家眾結戒的。
既然釋尊制戒有這麼多利益,但為何《大智度論》卻說「毘尼中皆為世間事,不論實相」呢?釋尊不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體悟「諸法實相」嗎?
其實,從「諸法實相」、「第一義諦」來說,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的;但是,如果「戒律」也談「無我、無眾生」的話,那麼以「殺戒」來說,既然「無眾生」,哪裡還有什麼眾生可殺呢?如此一來,沒有能殺者,也沒有被殺的人,一切戒法也就無從制訂了!因此《大智度論》才說「毘尼中有人、有眾生,逐假名而結戒,為護佛法故。」雖然釋尊在經中常說「無我」,但站在戒律的觀點,則隨世俗說有假名的眾生,為了佛法的延續,不得不隨著世俗的假名而結戒。因此說毘尼是世間悉檀,非第一義悉檀。
龍樹菩薩認為:「戒」是為了攝化眾僧,為避免世人譏嫌而制;而「罪」則牽涉到後世果報。有些行為不一定與後世業報有關,但由於世人譏嫌,則戒制得重。另有些行為,其實牽連到後世罪報,但世人卻不譏嫌,則戒制得輕。由於「戒」與「罪」的層次有異,因而有「戒重罪重」、「戒重罪輕」、「戒輕罪重」、「戒輕罪輕」的差別。
例如殺人,這是一般的道德規範,不論在家、出家,如故意殺人,人皆譏嫌,罪報亦重,這屬於「戒重罪重」。若修行人起殺心殺牛羊,依比丘戒所說,「故斷畜生命者波逸提」,[4]以斷畜生命而言,後世業報不免故罪重,但因世人不譏嫌故戒輕(對殺人得波羅夷而言,殺畜生僅得波逸提故戒輕)這是屬於「戒輕罪重」的一類。
又出家人本應修清淨梵行,若讚歎女人,易受世人譏嫌故戒重;而其本身行為若未侵害女眾的話,後世果報是輕的;故這是屬於「戒重罪輕」的一類。
若殺化牛羊,因牛羊僅是幻化,其實沒斷眾生命,但如果起「殺化牛羊之心」像「殺真牛羊之心」的話,得到的罪與「殺真牛羊」是一樣重的。為什麼呢?如《經》中說:「意業最大,非身口業。[5]如有人以身業行大布施,可得欲界人天福報;但如果有人修慈心三昧的話,雖然僅是意業,不一定在實質上給眾生什麼利益,但卻能得到禪定天等無量福德,甚至比行布施者的欲界人天福報大得多!因此,即使只有起殺心,如果此殺的意念很重的話,還是會得重的罪報的。
另外,未證聖果而妄稱已得聖果者,犯「大妄語」。這種大妄語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不但遭人譏嫌,還會亂正法,故戒制得非常重,一旦犯了,是要逐出僧團的。如果有人大妄語,言語了了分明,聽者理解,不論他信或不信,說大妄語者皆得波羅夷;若聽者不解其意,則得偷蘭遮。如果聽者信解了,對聽者造成物質上的損失或正法上的誤導,那就是「戒重罪重」;但如果聽者理解了,卻不信,對聽者沒有造成什麼樣的損害,則所得的罪輕,這是「戒重罪輕」。
反之「小妄語」,如作偽證不見言見等,得波逸提,不像波羅夷那樣會被逐出僧團,故戒輕。但是如果這種偽證使他人誤傷人命的話,則罪報甚重,那就變成「戒輕罪重」了。
由此看來,龍樹菩薩不完全依著制戒的輕重(五篇七聚)來看尸羅,他是兼顧了後世因果罪報與實相的。在「戒」與「實相」比較起來,他是更重視實相的。如《大智度論》卷6談到了「文殊師利本緣」[6]時說:有位喜根法師不讚少欲知足,不讚戒行頭陀,但說諸法實相清淨。而文殊之前身──勝意法師持戒清淨,行十二頭陀得四禪、四無色定,卻未得諸法實相。勝意法師聞喜根法師所說「婬怒癡相即是諸法實相」心不喜悅,瞋心大發,為惡業所覆而墮地獄。由此可知持戒與實相相較,龍樹菩薩是更重實相的。[7]
那麼,可不可以由「戒」得「諸法實相」呢?
《大智度論》卷14云:
云何持戒能生智慧?持戒之人觀此戒相從何而有,知從眾罪而生,若無眾罪,則亦無戒,戒相如是,從因緣有,何處生著。……以是悟心不會生著,是為持戒生般若波羅蜜。[8]
眾生乃五蘊因緣假合,眾生不即是五蘊,離五蘊亦無眾生可得,眾生不可得則誰造業,犯戒、得罪呢?既然無「罪」可得,又哪有「不罪」──持戒可得呢?故知戒、持戒、破戒三者因緣生,無自性,畢竟空,不可著而悟入諸法實相,也才是《般若經》所說的:「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9]



[1]《大智度論》卷1(大正2566a4-5
[2]《大智度論》卷84(大正25648a29-b12
[3]《十誦律》卷1(大正231c15-19
[4] 《十誦律》卷16(大正23110b-111a
[5] 參見《中阿含經》卷32133經):長苦行尼揵問曰:「瞿曇!此三業如是相似,施設何業為最重,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為身業?口業?為意業耶?」世尊又復答曰:「苦行!此三業如是相似,我施設意業為最重,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身業.口業則不然也。(大正1628b24-29)
[6] 「文殊師利本緣」引自《諸法無行經》卷下(大正15759a-761b
[7] 《大智度論》卷6(大正25107a28-108a12
[8] 《大智度論》卷14(大正25163b10-15
[9] 《大品般若經》卷1(大正8218c24-219a1);《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53b8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惠敏法師.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目次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二、戒的定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三、戒的種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四、初期大乘佛教的戒學──十善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二、十善道是凡夫及二乘與大乘共學的法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三、以十善道為尸羅波羅蜜的理由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四、持戒與破戒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五、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六、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二、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三、方便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二、「般若波羅蜜」之語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三、何謂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四、緣起﹑空﹑假名﹑中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五、如何得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六、菩薩的般若與二乘的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七、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二、龍樹所處的時代及其論著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三、龍樹的菩薩精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四、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二、解脫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三、菩薩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四、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二、印順導師對佛教史之分期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三、依四悉檀說明「中期佛教」之重點開展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四、中期佛教之義解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五、中期佛教之修行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六、「梵化之機應慎」之意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七、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