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
                                               釋厚觀

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一、前言
 釋尊在世時,曾經有一位婆羅門來請問佛:「未來世是不是有很多佛出世?」釋尊回答:「是的。」這位婆羅門心想,既然未來還有很多佛,那我可以慢慢來,以後再跟他們學佛吧!說完就走了。走到一半,突然越想越不對,再回頭請問釋尊:「過去世是不是有很多佛?」釋尊回答:「是的。」婆羅門心想:過去已經有那麼多佛出世,為何我都沒遇上?或許曾經遇上了,但為什麼我現在還繼續輪迴呢?[1]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有幸得人身,也遇到了佛法,是不是應當好好把握機緣,好好來修行呢?又我們是否曾好好想過:為什麼要學佛?學佛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雜阿含經》卷14346經)[2]中,佛說:世間因為有老、病、死,所以如來出現於世;如果世間沒有老、病、死的話,如來就不會出現於世。換言之,如來出世目的,主要是要讓眾生從老、病、死得解脫
    《法華經》[3]也說:如來出世的唯一大事因緣,就是使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就是使眾生悟入佛的大菩提。所以,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如來果的大乘法門,才是佛法的真實意義,也是如來教化的真正目的。[4]
    從這兩段經文可以得知,學佛的真正目的,是要脫離生死輪迴得解脫,乃至成佛。欲得解脫,必須發出離心,修學解脫道,才能證得涅槃果。欲成佛道,則必須發菩提心,修菩薩道,才能得如來的無上菩提果。印順導師曾說:要用學問,不要被學問用。如果學佛失去了佛法的特質──「解脫」、「成佛」,也就不成為「佛」教了。
    有關「解脫道與菩薩道」之修學,這是個大的課題,本文謹以印順導師的開示,及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十住毘婆沙論》為主,略提「解脫道與菩薩道」修學的綱要及其應注意事項,藉此與大家共勉,並請大德先進指正。



[1]《雜阿含經》卷34946經),大正2242a8-27
[2]《雜阿含經》卷14346經):「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法,世間所不愛、不念、不可意。何等為三?謂老,病,死。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者,如來、應、等正覺不出於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應、等正覺知見,說正法律。以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大正295c18-24
[3]《妙法蓮華經》卷1〈方便品第2〉:「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大正97a21-28)
[4] 參見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255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惠敏法師.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目次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二、戒的定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三、戒的種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四、初期大乘佛教的戒學──十善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五、龍樹戒學的立場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二、十善道是凡夫及二乘與大乘共學的法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三、以十善道為尸羅波羅蜜的理由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四、持戒與破戒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五、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六、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二、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三、方便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二、「般若波羅蜜」之語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三、何謂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四、緣起﹑空﹑假名﹑中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五、如何得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六、菩薩的般若與二乘的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七、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二、龍樹所處的時代及其論著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三、龍樹的菩薩精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四、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二、解脫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三、菩薩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四、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二、印順導師對佛教史之分期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三、依四悉檀說明「中期佛教」之重點開展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四、中期佛教之義解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五、中期佛教之修行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六、「梵化之機應慎」之意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七、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